减少学校考试与评估、为学生提供多元升学渠道、提倡跨学科教育……新加坡教育战略近年正发生转变,教育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黄循财表示,把教育更侧重在技能培养而非考试成绩上,也意味着学习与进修应贯穿每个国人的职业生涯与一生。
“每个人都必须将终身学习作为一种个人习惯,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黄循财昨天作为首位受邀嘉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为庆祝建校115周年所举办的“NUS115”系列讲座中,发表题为“塑造教育的未来”演讲,超过1000名国大学生、教职员与校友通过网络收看了在国大邵氏基金校友会大厦礼堂进行的现场直播。
黄循财认为,本地各大专学府在国人的终身学习方面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不仅是一段四年的关系,你还须和你所有的学生建立一种终身关系。这不仅是要让他们以校友的身份捐款,还在于在学生进入职场后为他们提供支持。”
这包括让校友了解最新的行业趋势,帮助他们发展专业网络,并鼓励他们积极提高和学习新技能。黄循财说,学术界管教育,业界管招聘,两者河水不犯井水的模式已经落伍,相互有不少合作的进步空间。
他宣布,总理公署部长兼教育部和外交部第二部长孟理齐博士将主持一项评估,看教育部要做些什么,以确保工艺教育学院和理工学院学生能掌握到他们有兴趣的精深技能,同时他们的竞争力也能符合雇主和行业需求。
四方面改善未来教育体系
黄循财在长约45分钟的演讲中,系统阐述了教育部将如何从四方面改善新加坡未来的教育体系。除了终身学习,也包括加倍投入提升(UPLIFT)弱势学生,“消除人生起跑阶段的差异,让孩子充分获得合适的健康、学习与发展上支持”。
另一战略是培养学生在书本知识以外所需的态度与技能。从小学阶段起,学校将取消评估和考试,而多出来的时间和空间,将专注在发展“21世纪技能(21st Century Competencies)”上,这包括“核心价值观如尊重和韧性,社会情感能力如做出负责任的决策,以及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等技能”。
此外,教育部为有不同兴趣与志向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升学渠道。例如从中学开始,就有体育学校、国大数理中学、艺术学院可选择。倾向更实际动手学习的,则可选择裕峰中学(Crest Sec)和云景中学(Spectra Sec)。
但黄循财也提醒,过于客制化的做法可能会适得其反。如中学分流制导致标签化与污名化的出现,因此教育部决定从2024年起全面推行科目编班计划。
第四个战略是推动更广泛的跨学科学习。黄循财说:“我们须要这样做,让国人为变幻莫测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做好准备。”转载自联合早报
2020年12月8日